新生开学防诈骗攻略,快来get!
2022-09-04 10:21:5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综合自新华社 | 编辑:李艳菊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5596

同学们

正值开学之际

骗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了

他们精心设局,花样繁多

目的只有一个

骗钱骗钱还是骗钱

这些常见的“开学”诈骗陷阱

同学们一定要了解

希望大家引以为戒

莫再被这些“老梗”欺骗!!


开学防诈之学生篇

1

遇到热心帮忙的“学长学姐”,

要擦亮眼睛


萌新们进校时

都会有专门的志愿者进行接待

但是有时会有一些热心的“学长学姐“

从中截胡

打着帮忙保管行李等理由

借机偷走物品

大家一定要多加警惕

将贵重物品随时放在身边

提 醒


大多数的学长学姐都是热情,乐于助人的。但是如果遇到过于热情的,不妨警惕一下,以免受到不必要的财产损失。


2

老乡之谈要小心

来到学校之前

想必各位萌新们都加入了各种群聊

在聊天群中

大家时常会遇到老乡

大家有说有笑,相互套近乎

但也许此刻的老乡非彼老乡

而是骗子换了马甲

 很多高校新生群中,出现了不少以老乡名义,发布高薪招聘、各类兼职、刷单等小广告。这些群,原本就为了吸引更多人,增加信任度,就把群名改成“新生群”。小伙伴们要擦亮眼睛,看清楚呦!

提 醒


 不要加入来历不明的群聊,入群时要留意主动和你交谈的陌生人,注意不要踏入老乡优惠,兼职赚钱的陷阱,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。

3

非正规渠道购买电话卡需谨慎

相信各位萌新们都听说过

在异地上学要买当地的电话卡(校园卡)

上网实惠,优惠多多

但是如果在非正规渠道购买电话卡

可就不是这样了

 先不说价格较贵,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,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,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

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、生活费等为理由,骗取银行卡号密码。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,让学生提供卡号、密码,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

提 醒


在新生开学期间,一些不良商贩伪装成学长或学姐,向学生推荐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产品(购物卡、饭卡、网卡、电话卡)。这些产品多半都存在质量问题,一旦售出就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。

 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,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学校有关部门电话求证,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

4

兼职刷单,虚假承诺要当心

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都想

做做兼职,打打工

赚点零花钱或学费

当心

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宝地

 不法分子看准了部分同学想找份兼职工作锻炼的心理,利用手机、互联网等媒介,传播虚假广告招聘兼职,骗取押金、保证金等,严重的甚至被骗进传销组织

 再者有些骗子会假冒中介,支付一定保证金,帮助并承诺一定有家教或打工的机会,最后要么逃之夭夭,要么找个理由搪塞,大家千万别上他们的当。

提 醒


 萌新们刚入学时不必急于求成,寻找兼职,如果迫切需要也应当在正规平台上寻找,千万别相信所谓的保证金、承诺费等,有问题也可寻求有经验的同学和老师


开学防诈之家长篇


1

助学金诈骗

助学金原本是为了

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

但到了不法分子手中

助学金也可能成为定时炸弹

 骗子自称“某某教育局”工作人员,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,并告诉一个“省教育厅办公室”的电话XXX。骗子谎称这笔钱已经转入银行,让家长去银行通过ATM机进行转账,在转账过程中,辅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骗取钱财

提 醒


 助学金一般会直接打入学校下发的银行卡中,如果接到自称教育、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,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,以证实真伪。同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,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。

2

编造谎言,蒙骗家长骗钱

这么明显的诈骗还存在吗

当然

在家长慌乱的情况下

骗子会步步引诱

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

 骗子们以学校辅导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,谎称其子女刚到学校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住院,需急需汇医疗费,在掌握其信息资料的背景下,一步步引诱受害人到银行转账汇款,从而实施诈骗。

提 醒


 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诈骗,这种诈骗手段由于信息资料较全,且在紧急情况下,更容易令家长上当。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应先联系学校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,不要轻易汇款,发现诈骗尽快报警。



责编:李艳菊

来源:综合自新华社

  下载APP